嗨大家好我是阿台,今天就來跟大家聊聊一個許多人感興趣(?)的話題—到底該怎麼準備食品相關的考試?
此篇文章會分成上下兩篇,適合的對象包含:
- 食品相關科系,未來想準備研究所考試或食品技師的人。
- 想準備三類組研究所考試,但考試科目內容多又廣、讀書記不起來的人。
- 想投入公職考試,卻覺得申論題好難,練習考古題又很花時間的人。
- 不知道怎麼有效整理筆記、安排大型考試時程的人。
- 即將踏入考試地獄的全職考生與兼職考生。
至於我憑什麼來教你怎麼念書考試呢?當然沒有什麼特殊資格,但憑著應屆考上中興食科所的榜首&在職準備高考食品技師一次順利上榜,我想我還是有些心得分享是你值得花點時間閱讀的。
那我們話不多說就開始吧。
先說背景:我辦的到,你也可以。
先說好,這可不是幹話。
聽完我的背景可能還會讓你比點進標題還大吃一驚。
高中太久遠就不談了,而我大學的讀書生涯可以直接切成三部分:
- 不想讀書,每天泡在社團的大一大二 因為喜歡樂團也喜歡打鼓,理所當然地每天從半夜到早上都泡在社團,白天翹課在家睡覺。 很快地,大二上學期那年被三二了 ( 三分之二以上的學分沒拿到,連續兩學期可以退學 ) 記得班導師在那年很沉重地把我找去,說開教務會議都在討論我,再繼續這樣要被退學了
- 差點被退學,重新振作的大三 我也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決定重新出發。 重新回到學校上課,重新拾起書本,卻發現沒有這麼容易,畢竟有一年半的知識量要補回來。 大三除了系學會辦活動以外的時間我幾乎都在圖書館,但可能是洞太大了,即便很認真成績還是只有普通的程度。
- 下定決心考研究所的大四 那時候很不要臉的跑去找系上的教授談心談未來,還跟老師說,雖然以前成績很差,但我想上台大研究所!(事後想想真的很瘋狂)還好老師沒有潑我冷水,而是說覺得現在開始還不算晚,沒問題的。
OK,扯了一些背景,如果我以前這麼廢都能考上,你一定也可以。
畢竟我不是天才,也絕對不算是聰明的那一類人。
只是後來發現了適合自己的讀書與做筆記方法。
那接下來就讓我跟你分享怎麼準備考試的吧!
首先是時間管理的部分。

考試準備時程分享:半年321
我認為準備考試最適合的時間是半年左右(全職為主),如果是兼職可以根據自己可利用的時間來進行增減。
半年321的意思就是,把準備考試的半年時間拆分成:前期(3個月)、中期(2個月)、以及最後衝刺期(1個月)

第一階段:前期3個月
這個階段是準備考試所有階段最重要的時期,就像是蓋一棟房子要打地基的時期。
地基打的好,房子才能蓋的牢固。
而準備考試這段時間,我們所謂的地基就是「筆記」。
或許你會想:
- 我的字很醜,很醜的筆記自己可能都看不下去。
- 就是不知道怎麼做筆記嘛,書本知識那麼多,申論題又一次寫這麼多內容,到底怎麼做?
請你先幫我記好,這段時間的主要準備步驟如下:
📌 前期準備流程:
寫/看分章節的考古題 → 上課或翻書 → 整理成自己看的順看得懂的筆記
有看出什麼端倪嗎?
沒錯,考古題是第一順位。
直接上課或是無厘頭的翻書本是最沒有意義且最浪費時間的讀書方式。
很幸運地,如果你有仔細分析過研究所與國家考試的考古題,你就會發現
「重複出題的機率很高。」
這邊的意思並不是說常常考試一直出重複一模一樣的題目(當然也是有可能),而是
「一直出一樣觀念的題目。」
也因此即便你還沒開始讀書,也能透過考古題的練習,來快速幫你自己抓到考試的相關重點。
而且當你發現這個章節的考古題數量超多…… 那很明顯哪邊是超級大重點不用我說了吧?
舉例來說,食品微生物學中的其中一單元是「發酵產品」的介紹。
我在讀之前就會去看一下該章節的考古題都考些什麼,翻到後面的考題後發現:在豆製品發酵中「醬油發酵產品」考了好多次,以台大研究所考古題來看的話:107 年、106年、105年都出過醬油發酵的相關考題;而相比之下味噌、納豆的發酵出題頻率就低很多,那我重點就會直接放在醬油發酵的筆記整理。

(請勿任意轉載,若需要可私訊粉專購買電子檔)
💡 切記幾個整理筆記的原則:
簡單清楚、條列式、流程化、表格化(圖像化)
這份筆記是我們的地基,也是我們未來在最後衝刺期所需要的答題模板。
這是半年321 裡面時間最長也是最重要的階段,整理好屬於你自己的答題模板筆記,相信我,絕對事半功倍。
當然也有很多很厲害的人不需要做筆記也能考得很好,但如果你是這種人,相信你也不會點進這篇文章了對吧?
打好地基後,要準備進入第二階段了。

(請勿任意轉載,若需要可私訊粉專購買電子檔)
第二階段:中間2個月
第二階段算是一個轉捩點,為什麼我這樣說呢?
你可能在前三個月過去後會發現,有些科目已經讀完了,但有些科目卻還有很多內容、或是遇到瓶頸了……
這時候你該做的事情是「斷捨離」。
什麼?讀書也要斷捨離嗎?
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 My Friend,請你一定要記得,既然已經進到第二階段,就表示時間已經過一辦了!
💡 不要浪費時間在你來不及準備跟不太會出題的內容上。
如果是準備研究所考試可能還好,但像是食品技師這種國家高等考試,考試科目隨便動輒 6 科
我們要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適時地捨棄掉最弱或最難的科目。
畢竟只要平均分數過,任一科不要零分即能上岸了。(只要不是交白卷都不至於零分啦!)
但這邊的斷捨離並不是要你完全不管這個科目!
請你直接用反覆閱讀與整理的方式刷考古題。
第二階段就是複習與整理的階段,這時候你不應該慢慢翻書了。
而是直接透過考古題的練習來看哪些重點是自己遺漏的部分,把他補到你的答題模板筆記中。
📌 中期準備流程:
複習筆記 → 試寫考古題 → 看哪邊疏漏的地方翻書 → 補充筆記、優化筆記

時間過得很快,馬上就來到最後一個月的衝刺期了。
最後衝刺期:考前1個月
關鍵的衝刺階段,這時候請你把所有的參考書及課本都放到一旁。
因為你不需要它們了。
📌 最後衝刺期準備流程:
寫考古題 → 複習筆記 → 用考古題來補充筆記
「不要再翻書了。」
你沒有時間再重書裡去找尋答案,也沒有時間再把書中的知識消化成自己的記憶了。
請你把近五年或十年的考古題拿出來,照著考試當天的時程表,跟著計時寫題目。
寫完考古題或許會有你很卡的地方,但你經過第一及第二階段的準備後,你筆記本的內容應該都是重要且必考的答題模板了。
你只需要將寫完的題目,透過複習筆記並確認哪邊可以再答案上多著墨一點的,就寫上去。
沒有在你筆記本上的觀念,除非你寫考古題的過程中這個觀念出現了第二次,那你無須理會。
再說一次,不要浪費時間在那些不會考或是出題頻率很低的觀念與知識點上。
說了這麼多,你應該對於考試的整個時間規劃有了初步的概念了。
這是我的方法與安排方式,或許不一定適合你,但如果你有考試的需求,我相信這方法很值得你來嘗試看看。
至於不同科目有什麼重點要注意呢?我們下一篇再來好好跟你說說吧!
下集預告:各科目的準備方式&書單推薦
有任何讀書與考試相關的問題也歡迎透過粉專私訊我們喔~😉
讀書準備不外乎兩個字:堅持。
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
foodtalkingtw 食話食說團隊